当前位置:首页 >> 案例心旅 >> 学员分享

觉引冥想体验分享—— 一次深度的疗愈经历

作者:冯琦 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4-04-18

        我参加了邱祥建老师开办的觉引冥想(躯体心理)四天的工作坊,直到*后一天下午的睡眠冥想中,我体验到了一次深度疗愈体验。

       在前三天下午的睡眠练习中,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姿势不动,每天的体验都较前一天更深入一些。所谓深入,主要指躯体部分的感受和体验。



       **天躯体只有温热,放松,舒适的感觉。

       第二天,和去年十月份课程体验一样,八髎区域开始发烫,感觉如同一个烙铁在八髎部位炙烤着,疼痛很难耐受。

       第三天躯体的疼痛转移到了头部后脑与床垫接触的一小片面积上,同时伴有哭笑不得的情绪从腹部冒出来。

       直到第四天,仍然是这个部位,犹如刀割般疼痛。于此同时保持对这个疼痛的耐受和觉知,即知道疼但不忍受,而是持续的接受这个疼痛感,并保持对呼吸和身体的觉知,同时按照老师的引导做冥想。



       由于疼痛程度很高,耐受这个部分需要具备相当的定力和耐受力,否则容易被这种剧烈的痛所带走或因不能耐受而采取应对措施(比如移动身体使痛感消失)。

这两种结果都将导致我们无法穿越这个更早期(可能是婴儿期)的痛苦的部分(之所以说更早期是因为那时认知系统还没形成意象,只有动作和感受)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我体察到头枕部位的痛其实和躯体是有关联的,它延续到后脑的肌肉群,肩背肌肉群,并且向身体里面延伸。这时我体验到了躯体层面的应对,并试着放松肌肉以放下这个应对,让疼痛扩展(或者说让身体沉浸在疼痛中)这么做的时候头枕部位的疼痛得到一点缓解,但接下来能感受到整个躯体的骨骼表面开始痒、麻、痛。

进入这个阶段疼痛程度更加难以忍受。但能做的就是继续体会,耐受,让自己和身体持续的耐受这种痛,去感受它并觉知呼吸和身体,这个过程中觉知和觉察一直很重要。

体会到这个阶段,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老师在之前的体式练习中一直在强调保持觉知。如果没有稳定的觉知和定力,着实无法在这样剧烈的痛苦中持续的体验。伴随着体验的持续,腹部逐渐有情绪涌出,是一种苦笑不得的情绪,慢慢地变成单纯的笑的情绪。随着情绪的流动,身体的疼痛感一点点的减少,直到情绪消散,身体的疼痛感也完全消散,至此整个体验也进入结束阶段。



       后来我想到《意象对话心理治疗》中提到的一段话“在意象对话深入的阶段,领悟以及有觉察的释放就成了主要的治疗技术。当进入很深的层次时,对意象甚至不可能进行任何改变性的操作,那时领悟、体会和释放将成为唯一的治疗方法。” 可以说,我的这次体验就属于这种,整个过程没有意象,只有感受,通过有觉知的体验,耐受、释放达到疗愈的效果。

       以此分享,希望同行者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有所参考和借鉴,持续的练习觉知和定力,为进入深度体验以及疗愈打下基础。

——END——



分享过往邱祥建老师工作坊照片

2020年9月意象歌疗工作坊


为您推荐